激光等離子體的散射作用主要是由于拉曼散射和布里淵散射。發(fā)生拉曼散射時,激光和等離子體的電子波相互作用,散射成一個電子波和兩個散射電磁波。發(fā)生布里淵散射時,激光和等離子體離子波相互作用,散射成離子聲波和散射電磁波。但是在激光3D打印過程中,粉末顆粒的尺寸與激光波長更為相近,導致在激光等離子體中,電子波和離子波的散射作用要小于粉末顆粒的散射作用,所以研究粉末顆粒對于激光的散射作用較多。當進入到天體物理或者高能等離子體研究領域時,激光等離子體本身的散射作用才變得不可忽視。
粉末是激光3D打印過程中使用的重要原材料,粉末的加入使得激光噴嘴到工件的區(qū)域變得更加復雜。由于激光3D打印技術仍然是一個較為新興的技術,對這門技術的研究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細分,具體到激光3D打印過程中的粉末與等離子體的研究數(shù)量也并不充足。因此參考了與激光3D打印技術有共通之處的激光熔敷技術。
激光熔覆技術是使用送粉噴嘴將粉末送進或者提前預置粉末,通過激光單層單道或者多層多道進行掃描,使粉末燒灼固化。雖然該技術的加工方向和加工高度都有所限制,但其中采用噴嘴送進粉末、單層單道掃描方式的實驗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。唐霞輝等人研究了三種粉末材料產(chǎn)生等離子體所需要的臨界激光功率。實驗使用了CO2激光器,通過分別在Fe、Co、Ni三種材料上掃描探測能否產(chǎn)生等離子體的方法,判斷不同材料產(chǎn)生等離子體的臨界激光功率。實驗測得的Fe在常溫下對激光的吸收率為5.5%,且產(chǎn)生等離子體所需的激光臨界功率高于其他兩種金屬。張屹等人采用了CO2激光器對1.6mm厚的鍍鋅鋼板進行搭接焊,加工期間添加了不同量的銅粉,分析銅粉對于等離子體光信號的影響。結果表明添加銅粉后,等離子體的溫度震蕩顯著降低,并且穩(wěn)定在5000K附近。陳鎧等人研究了合金粉末對于CO2激光焊接時焊縫成形和焊接過程穩(wěn)定性的影響。實驗中同樣觀察到了添加粉末之后等離子體噴發(fā)會更加穩(wěn)定的現(xiàn)象。并且,填充合金粉末之后,鋁合金產(chǎn)生等離子體的臨界激光功率降低,焊接過程更加穩(wěn)定、焊縫成形更加良好。哈達等人采用預置粉末的模式,分析了激光等離子體與激光功率、掃描速度、送粉量的關系。實驗結果表明,激光等離子體產(chǎn)生的藍紫光的強度隨掃描速度的變化基本不變,隨激光功率的變大而變大,隨送粉率的增大而先增大后減小。